徐向红厅长在全省“尼山书院”暨“乡村儒学”骨干培训班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
发布时间:2014.08.26 浏览次数: |
同志们:
刚才,王次忠部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阐明了“尼山书院”暨“乡村儒学”建设的哲理。赵法生教授用自己亲身经验给我们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讲述了“乡村儒学”现象的起源、历程、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在广大农村取得的良好效果。刘显世同志宣读了《省文化厅关于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李西宁同志就省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了通报。
在尼山圣源书院开办全省“尼山书院”暨“乡村儒学”骨干培训班,是经守刚部长同意,按照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由文化厅党组研究决定举办的。这次培训班非常重要,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既是动员,也是培训。
选择在尼山圣源书院进行骨干培训,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这里是孔子诞生的地方。往西500米就是孔子诞生地尼山,在这里学习儒家传统思想,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研究“尼山书院”及“乡村儒学”的培训工作,意义特殊。第二,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和孔子研究院,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里回味、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三,在尼山圣源书院,在孔子诞生地的尼山书院之畔,进一步体会书院与图书馆以及两者天然的联系,对进一步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和书院的分离已经很久了,甚至我们已经忘却了图书馆和书院之间还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在古代,书院和图书馆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书院即是图书馆,兼有图书的收藏、传播等重要功能。近代以来,随着古代书院的逐渐式微,现代图书馆的逐步兴起,两者分离现象比较明显,图书馆教育、教化功能弱化。随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进,在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寻找和加深书院与图书馆的天然联系恰逢其时。第四,这里是“乡村儒学现象”的发源地。尼山圣源书院在济宁市、泗水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年多之前就开始探索“乡村儒学”,让儒学走出书院、走出象牙塔、走出课堂,到群众中、到农村中宣传和普及。颜炳罡、赵法生等圣源书院的教授“背着干粮给孔子打工”,自发的义务的到群众中进行讲解,进行教化,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效。刚才赵教授非常生动地讲解了儒学进入农村产生的效应,这确实是社会的需要、群众的需求、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民意,顺应时代。儒学和群众结合所产生的积极巨大的效应,是我们过去没有料到的。
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孔子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
举办这次培训班,推进“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建设,最重要的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曲阜和孔子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全省文化战线同志们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入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核心和灵魂,是基础的基础。这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是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丰厚的文化土壤,是我们最突出的文化软实力。习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重要思想。习总书记深刻地揭示了5000年的中华文明对中国人精神品格形成的极端重要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既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又是优秀中华文化的弘扬者践行者。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厚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厚土壤。这些重要思想打通了古今,解决了一些人的思想疑虑,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的实际既包括社会实际、经济实际,也包括文化实际。中国文化实际最根本的就是5000年一以贯之、连续传承、不断发展,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的中华文明。毛泽东同志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毛泽东同志将辩证唯物论概括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将唯物辩证法概括为一分为二;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为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将群众观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主要组成部分都是用中华优秀文化进行表达,从而进入中国人的心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结合的进程,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和谐社会理论、科学发展观更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理解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应该从这些方面去加深,去升华。
第三,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要建立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和传播体系,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占据主导地位,有充分的话语权。习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进一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述,即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一笔宝贵遗产我们要加以继承。在一段时间内,党内包括社会上对于如何评价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评价儒家思想,如何评价孔子,有一些议论和模糊认识,甚至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习总书记强调孔子及其儒家思想里面也有唯心的成分,要科学地加以分析。要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唯物地分析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包括传统文化,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其精华,摒弃糟粕。一提到学习孔子及儒家思想就全盘复古是不行的,但全盘否定也是十分错误的,是片面的。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的思想解放意义。
第四,“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了系统的整体。总书记如数家珍,讲述了很多传统美德。不仅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在济南总结讲话中,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上,都列举很多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要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这些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的就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第五,要让那些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祖国山川大地上的遗产、图书馆里的文字活起来,充分发挥其教化育人的重要作用。这是对文化部门、公共文化服务部门提出的要求,是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以及文化遗产保护部门提出的明确具体的要求。怎样让文物、图书、遗产走出来,走到群众中去,像尼山圣源书院的先生们一样到群众中去,发挥教化育人作用,这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文化责任,是文化部门、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神圣职责。要充分认识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明确肩负的神圣责任,进一步深化认识“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深刻含义和时代背景,进一步增强推进“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希望同志们利用参加培训班的宝贵机会,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孔子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这样我们工作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有了目标。关于创新推进“图书馆+尼山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以及进一步推进“乡村儒学”的重要性,在省文化厅的《决定》里面讲得非常明确。这是一个创新,在图书馆原来工作任务、考核体系中是没有的。可能有的同志会说这是不是额外增加的任务,是不是节外生枝、是不是与己无关,是不是一种负担,是不是别出心裁,是不是心血来潮?我认为,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因为这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之初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议论。从目前我所接触过的同志来看,大家对此都非常赞同,反响一致很好。
办成什么样才是书院?书院毕竟离我们很遥远了,我们正在探索。所制定的标准就是一种探索,今天拿出来请大家探讨。省图书馆已经对尼山书院建设进行了探索,但是在图书馆里建设书院,文化准备不足、能力准备不足可能很普遍。要在探索中前行,在探索中推进。请各方面的专家、同志们及时提出意见建议。给大家提供的材料,大家可以分析研究甚至批评,不断补充完善。目的只有一个,把这项工作做好。山东不做则已,要做就做一流。比如筹办十艺节,零差错、零失误、零投诉、零负面报道,取得了重大成就。习总书记视察山东发表重要讲话后,厅里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贯彻意见,提出五个着力、四大工程,尼山书院是其中一个方面,要作为重要文化创新工作来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教化教育的功能,下一步要利用书院模式进一步突出。一方面,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建立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实现惠及全民,城乡均等。另一方面,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我们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建成我们党的文化阵地、思想教育阵地。十艺节期间,全省投资249亿元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的文化设施,决不能门可罗雀,闲置无用,也不仅仅是唱唱歌、跳跳舞、借借书。希望同志们切实提高认识,明确思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增强文化担当意识,充分利用这个阵地,直指人心,教化育人。
二、实事求是,把握原则,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一要坚持教化育人的原则。充分发挥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等文化阵地重要作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养正气,扶正祛邪,培育人心之本、思想根基、正心诚意。要教育人学做人。怎么做人是当代社会的根本,也是书院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书院建设,让人学会做人,做到懂规矩、明事理。《论语》讲了很多的做人的道理,怎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都是人之需要的基本规范。儒家思想之所以有这么深厚的群众基础,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就是因为他所讲的不是高深理论,而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些道理已经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要牢牢抓住教化育人这个根本,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建好“尼山书院”进行研究,进行创新。这也是图书馆长的职责和任务。6月22日,尼山书院山长许嘉璐先生在书院发表了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9月,许先生还要到尼山书院作开课报告,开讲后尼山书院将由试运行转入正式运行。
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在图书馆建书院,不是征个地、立个项、争取一笔资金、开工一个项目。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既有设施和现有的条件,有条件可以建国学经典阅览室,没条件可以建阅览专区。要优化配置现有的图书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补充。同时,逐步推进也要实事求是。首先要学习,要理解,要深化,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另一方面不要超越我们的阶段,更不要加重负担,不搞大规模的建设。
三要探索规范化的管理。书院要有书院的样。我们提出了“六个一”的标准:有统一的标识,使用曲阜尼山书院的“尼山书院”字样;有一尊孔子像或孔子行教图;有一个国学阅览室或者阅览专区;有一个先师道德楷模的展示或展板,至于选择谁各地可以有所不同;有文化体验,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在参与中体验儒家文化的精粹。这些还需要大家不断创新,进一步规范。“五大板块”第一个就是国学讲座,要有吸引力,既要喜闻乐见,又具有互动性、启发性。不断丰富拓展服务内容,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服务体系。
四要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力量,利用当地知名人士、离退休教师、老领导、老校长、老教授等人才资源,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展各种活动。可以请当地的社会名流、各界知名人士共同参与,进行系统的讲解。这方面的经验很多。比如,济南市有一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西街工坊”,开办的国学讲堂非常红火,主要请离退休的领导、教授担任志愿者来讲解,积极性很高。民间、社会有大量的资源可以为我们所用,图书馆的同志要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这体现出我们工作的能力、水平、眼界,体现我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搭建服务平台,请大家来讲,让大家受益。要立足当地解决好师资力量长期性、持续性、机制化问题,做好培训、教材、授课人员交通、通讯、保险等保障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五要特别注重实效。不要图形式、图热闹,不赶时髦,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注重群众反响、社会反响,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应。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反对形式主义。建设尼山书院,开展乡村儒学活动、社区儒学活动,都要注重实效,不要搞成一窝蜂,搞一处就要有一处的实际效果。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基本保障
省里对推进“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建设工作已经作了部署。各市要把“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和服务纳入本地工作部署之中,认真研究谋划,专人负责,深入推进。
在工作机制上,文化部门要负起牵头责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要结合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一起推进、一起落实。“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建设在山东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之一和重要方面。要按照梯次推进的方式,建成一个考核一个。各市要深入研究,对本地图书馆情况进行调研论证,要建就建好。同时,要积极整合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力量,密切合作,完善机制,形成统一的整体。
在保障措施上,要整合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拿出专项资金,按照“六个一”的配置标准、教材、师资力量进行必要的投入。省里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作为试点的市、县级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的奖补。各市要积极进行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为推进“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和服务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
|
|